課程介紹:
尋找“靈犀”——同路、同伴、走出青春期的煩惱,40公里徒步冬令營
“心有靈犀一點通”,血脈相連的親情,是這個世界維系大愛的源泉,息息相通、莫逆于心、步調一致、齊心協力……這些形容默契的成語都應該去形容親情。但孩子到了青春期,一切沒那么和諧了……
父母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開始反對、憤怒,甚至開始產生極端的教育方式。孩子從“非暴力不合作”,有的甚至全面抵制父母。
這到底是怎么了?
是誰丟掉了這美妙的“靈犀”?
本次活動,帶著孩子家長們尋找這“美妙的靈犀”,希望參與本活動的父子父女、母子母女永遠“心有靈犀不點通”!
課程目標:
陪孩子一起快樂走過青春期!
讓家長認識孩子青春期的表現,找到與孩子和諧相處的方法;
讓青春期的孩子懂得青春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個成長歷程,時時提醒自己的不足,多聽家長的意見。
本次活動中,通過孩子家長之間心靈對話,建立同伴意識,達到相互影響、相互理解、共同改變的同伴效應。
活動背景:
青春期,每個人成長都必須經歷。很多家長談其色變,把青春期的孩子定義為逆反、叛逆、脾氣大……
如何預防、改善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矛盾、逆反叛逆等情況呢?
我們用徒步活動的方式,一起來感悟成長,陪孩子快樂走過青春期。
孩子青春期與家長不和諧的原因探討:
一、不變父母
大部分父母從孩子生下來長到孩子青春期,行為上控制孩子,以領導者、權威者自居的心理一直沒變。
主要反映在“孩子是我的”,把孩子當成自己的“私有財產”,意識不到孩子的社會屬性,望子成龍,用粗暴的方法控制孩子的心理,控制孩子的行為。孩子從生下來就呵護孩子,甚至溺愛孩子,總認為孩子需要家長的庇護,總認為為孩子著想,總想孩子沿著自己設計的道路成長,無法合理、科學地引導孩子,在孩子面前總是以領導者、權威者自居。
這是一段讓很多家長迷茫的一段話——但是真的!
家長們,孩子是你的兒女,其實又不是,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。
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,卻非因你而來,他們在你身旁,卻并不屬于你。
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,卻不是你的想法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。
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,卻不是他們的靈魂,
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,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。
孩子的成長過程,就是目送著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的過程。
二、巨變的孩子
孩子青春期,是孩子的必然成長階段,從生理和心理發生了巨變。
首先從生理上,身高已經與父母身高差不多了,第二性征顯現,孩子認為自己已經成人了,想自主決定自己的生活、學習、交友,渴望成人的“自由”,不想受家長控制。
抽象思維的發展,青春期的孩子有邏輯思維能力,認知一件事后,可以推斷因這件事導致的各種結果,但由于缺少人生歷練,易導致以下行為:
1、對抗父母,離家出走
“自由”這一抽象概念,他們常常只顧部分,忽視整體;只顧現象,忽視本質。在現實中,家長們并不都是耐心和寬容地與孩子探討,于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調節和論證,有時表現為毫無根據的爭論,他們懷疑一切;有時偏執地看問題,責人而不善于責己;有時好走極端,往往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。當與父母(老師)發生沖突后,離家出走使他們經常選擇的一種方式。
2、打游戲、追明星
青春期孩子常以“自我為中心”。由于思考能力有限,對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很敏感。自我中心思維容易使他們以別人的意見觀點為轉移,產生從眾行為,如追名牌、追明星等;如遇社交障礙,就產生自卑,封閉自我,在虛幻的電子游戲世界里進行社交、實現自我,以至于迷戀電子游戲;或易被不良社會風氣熏染,在行為上出現偏差,造成一些危險行為的發生,如賭博、拉幫結派、逃學等。
3、向困難屈服,因挫折折腰
因為青少年對“困難”、“失敗”、“挫折”這些抽象概念,他們只是口頭說說,并未做好接受考驗的準備。當困難來敲門,他們經常不能正確地面對,只會手足無措,搖擺不定,向困難和壓力屈服。這樣便會導致類似于抑郁癥、自殺等危險行為。
這是一段有利于孩子成長的一段話——但需引導!
父母作為社會實踐的先行者,有著更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教訓,有著更為前瞻的思想和智慧,把他們的經驗、教訓、知識、技能、思想和智慧,進行去粗取精,去偽成真式的繼承,對孩子的成長,是非常有利的。
為什么選擇徒步方式?
這將是銘刻你內心的歷程,這將是你驕傲一輩子的歷程。
徒步,不過是為了迷失自己,然后發現自己。只是當你的背包不停往下脫落時,才恍然發現,原來你的肩膀,沒有想象中那樣堅實寬廣。
徒步,是某種意義上的苦行,需要我們有一定的決心、毅力,收拾好行李,整裝出發,只能靠自己的雙腿一步步丈量荒蕪。你會發現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,這就是一種歷練、一種成長。以后每當你提起這次徒步,一路上的美景加上每一步的腳印串起的那段體驗,成為美好的回憶,也將激勵你走向人生的巔峰。
徒步,是一種精神,在這有限的生命中,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。一步一個腳印,用五感體驗極限,并不輕松,但歷盡千辛抵達終點后,每一步都有了非凡的意義。徒步教會我們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。
徒步,也是一種修行,我們從生活在極度舒適的環境中,回到人類遷徙的起點,時不時停下腳步嗅一嗅花叢的芬芳,或遇上一株枯樹露發出感慨,或邂逅日落最后一絲光影,或在原野里感受每一次心跳。不再被世事所困擾。
徒步,是一次心靈的對話。當你滿懷期待去遠方,也許會令你興高采烈,也許會讓你失望而歸,但當你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,也許下一秒,你不在乎去哪,不在乎你在哪,而你忽然明白你心之所歸、情之所系,你和你的心有多近。
活動方法:
一、自然教育: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
徒步,孩子們大自然的環境中,磨煉意志,釋放本源天性,對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、整理、編織,形成社會生活有效邏輯思維,有助于孩子在青春期對問題的正確判斷。
啟發家長,自然教育是“真愛”“真信”“真實”的教育。
真愛是愛孩子的現在和未來,而不是愛別人對你或者你孩子的言論或者評價。
真信是相信孩子成長的能力,都是他們天性中與生俱來的,我們家長只是給孩子成長的打開閘門。
真實是讓孩子參與到家庭、社會的真實生活中來,只要有了真愛、真信,就可以獲得平衡的家庭生活。如果您的家庭生活中有什么喜樂和憂愁,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。
二、同伴教育:青少年愿意聽取同伴、朋友的意見和建議
運用青少年的趨眾傾向,對青少年進行有目的教育的方式。
本次徒步活動,組織孩子家長分別訴衷腸、求同存異,由分到合,逐步讓孩子與家長建立同伴意識,家長參與孩子的事,孩子參與家長的事,一起討論、一起經歷、一起分享。
我們將派出在青春期有逆反突出表現的教練哥哥、姐姐們與孩子打成一片,取得孩子們的共識,引導孩子們在邏輯判斷問題時,能在正確的方向得出結論。
活動流程:
一、心態變化流程
在三天的徒步活動中,根據孩子和家長們的溝通和交流情況,把心態進程分為8各階段,每個階段用語言表達、途中任務、互動游戲來完成。
1、我心永恒:表現;
2、日積月累:述說;
3、涇渭分明:行為;
4、牽腸掛肚:情感;
5、求同存異:引導;
6、冰釋前嫌:感悟;
7、同心協力:努力;
8、心有靈犀:和諧。
二、具體安排流程
本次活動以徒步為主,在徒步中,穿插教練預設或臨時安排的任務或項目,確保整個活動安全、有趣、歷練,達到孩子家長建立同伴意識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