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 天 尼山勝境 儒學尋源
1、尼山尋源:孔子誕生地,明禮修賢處,跟隨贊禮官的腳步,哲思為梯,拾級而上,步步遵循,然后君子,體驗明禮的生活方式。
2、諸子百家:大學之道登堂入室,進入七十二賢廊、仁廳、禮廳、義廳、智廳、信廳、先賢廊、禮樂堂等有序的、儀式化的文化空間,同學們可在仁廳體驗手抄《論語》,猶如參與到兩千多年前師生的智慧對話之中。
3、拜師修學:拜師要有儀式感,莊嚴肅穆的拜師禮恰恰給孩子的傳統文化洗禮,孩子們通過參加神圣莊嚴的拜師禮,感受“師道”崇高的精神文化內涵,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,收心養性,立志刻苦努力砥礪品性,學有所成。
4、金聲玉振:在金聲玉振廣場欣賞禮拜先師實景演出?!睹献印氛f:“孔子之謂集大成。集大成者,金聲而玉振之也。”
5、入泮之禮:孔子“逢水必觀”。子貢問孔夫子,為什么遇見大水一定要觀看。孔子給出的答案是“水有九德”。觀水臺,見則必觀賞其德。一起整理衣冠,端正儀態,踏過泮橋,進入學宮的神圣殿堂,親身感受一下儒學的博大精深吧!
6、拓片學習:拓片經過歷代能工巧匠的不斷探索,已發展成為一門較為完善的手工藝。在繼承和發展傳統藝術,弘揚民族文化的今天,這門古老的傳統技藝仍然發揮著作用。拓片的流傳對保存并傳播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。
第 2 天 六藝修習 儒學體驗
1、孔子六藝:穿越千年,探尋孔子的的成長歷程和不為人知的故事,學習“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”六藝技能。
2、古琴欣賞:古琴又稱瑤琴、玉琴、絲桐和七弦琴,是中國漢族傳統撥弦樂器,有三千年以上歷史,屬于八音中的絲。古琴音域寬廣,音色深沉,余音悠遠。彈奏之人在古琴樸實低緩而又沉靜曠遠的音聲之中,由躁入靜進而物我兩忘,“獨坐幽篁里,彈琴復長嘯”,“致樂以治心,樂則安,安則久”。
3、駕車體驗:將孔子周游列國十四個春秋的坎坷經歷濃縮在駕車游中。追隨孔子回到2500年前的足跡,領略魯國街市、魯宮后花園、匡城被圍、蒲河落葉、山莊晨霧、陳民驅攤、南子寢宮、蒲鄉殺斗、晉國之亂、山洪暴發、陳蔡絕糧、歸魯等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場景,體驗孔子歷盡艱險磨難的坎坷經歷,跨越時空,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。
第 3 天 鄒魯圣地 儒學仁政
1、孟母三遷:聆聽孟母三遷的故事,體會偉大母親的良苦用心,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,專心讀書,發憤用功,身體力行、實踐圣人的教誨,終于成為一代大儒,被后人稱為“亞圣”。
2、孟廟印象:觀看孟子生平事跡展覽,了解孟子生平經歷,聆聽祭祀過程,了解祭祀文化傳統??疵蠌R的古樹奇觀,觀遍地豐碑,聆聽孟廟的歷代故事,感受歷朝歷代對孟子的尊崇之情。在亞圣殿行古禮拜孟子,誦讀孟子名言。
3、投壺體驗:了解古代宴請賓客禮儀。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游戲,也是一種禮儀。在戰國時期較為盛行,尤其是在唐朝,得到了發揚光大。投壺是把箭向壺里投,投中多的為勝,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。
4、孟府印象:學習孟府的古建筑文化及楹聯知識;學習孟府各種花卉知識,了解古代庭院栽種文化。
5、孟子博物館:展廳分為鄒魯文明之光(史前文化)、商周青銅器、秦漢古代石刻藝術、、北朝摩崖刻經拓片展、古代陶瓷器、古代書畫服飾、明魯王朱檀墓文物精華展、博物館是舉辦亞圣孟子生平事跡陳列的重要場所。
第 4 天 圣城曲阜 儒風再現
1、孔廟印象:了解孔廟的古建筑風格以及歷史文化教育意義,重新認識儒學的重要價值。
2、束脩禮:中國古代學生與教師初次見面時的一種禮節,也就是拜師之禮,古代人生四大禮之一——“破蒙”懂得尊敬師長,孝悌父母。
3、活字印刷:文明再現體驗參與課活字印刷。
4、儒家祭祀:再現儒家文化的德音雅樂,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5、孔府印象:了解孔府的建筑布局,九進庭院,三路布局:東路 即東學,建一貫堂、慕恩堂、孔氏家廟及作坊等。
6、射藝表演:射藝是中國傳統的射箭運動,為歷代儒家學說推崇的六藝之一的“射”發展而來,射箭過程中必備的姿態、禮儀、心力、修養等,都能充分煅煉射手的身心。
7、魯菜品嘗:品嘗孔府家宴,感受魯菜魅力體會孔子“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” 美食理論。
第 5 天 印象齊魯 儒學感悟
1、開城入泮:在孔廟神道、萬仞宮墻和孔廟區域內舉行。開城-入泮-開廟-巡游-祭孔環環相扣。開城是前奏,入泮是鋪墊,開廟和巡游是展開,祭孔是高潮。
2、孔子文化園:景區萃中國古典園林建筑之精華,以明代建筑風格為基調,兼采南方私家園林玲瓏奇秀與北方皇家園林莊嚴典雅之長,園林內巧妙布置建有堂、樓、亭、榭、廊、坊 ,湖、池、溪、潭、瀑布 假山、橋涵。苑內曲廊蜿蜒,樓堂高聳;湖光山色,交相輝映;芳草如茵,柳暗花明;步移景換,引人入勝。
3、論語碑苑:《論語》用各種形式雕刻在墻壁、山石之上,并配以樓、堂、殿、閣、山水長廊,情調高雅。
4、回顧分享:頒發修學榮譽證書,齊魯游學活動結束。